發表文章

宗教之奧旨

圖片
人間世有兩種人,一是「 現實 」主義者,一是「 理想 」主義者。前者懂得把握當下,一切為己 — 有人稱之為「 蒙福 」。後者老是看別人所未見,先天下之憂而憂,經常搞到灰頭土臉,結局很慘。 今天有幸和大家分享「 宗教之奧旨 」,有種說不出來的因緣,就像從小就看見自己的阿姨出家去,聽說祖父持守「 愛人如己 」的教義,使我嘗試著去了解他們的心中想法,而接觸到佛教和基督教的經典,感觸良深。小學導師丘森然最喜歡談孔子了 — 所以讀《 論語 》在所難免。及長,有幸接觸到大陸來的南姓落難書生,聽他談起「 老子 」和「 莊子 」 — 因此《 道德經 》與《 莊子 》變成個人的隨身筆記。創業之初,崇安街 69 號的門都是開著的,經常有美國來的宣教士進門問:「 請問你有五分鐘嗎 ?」後來在紐約,為了改善英文能力,和普瑞斯牧師讀了一遍《 聖經 》,使我對四大宗教有個粗淺的認識。個人認為「 為惡 」根本不必讀聖賢書,無師自通;反而是,「 為善 」必須不斷地精進,最後的下場就像先祖郭標從「 府城首富 」淪為「 台南第一敗家子 」。 今天,進門來在壇前的右手邊即看見「 道之宗旨 」:「敬天地,禮神明,愛國忠事,敦品崇禮,孝父母,重師尊,信朋友,和鄉鄰,改惡向善,講明五倫八德, 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 ,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,洗心滌慮,借假修真,恢復本性之自然,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,己立立人,己達達人,挽世界為清平,化人心為良善,冀世界為大同。」其中就有「 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 」,儒釋道耶回稱之為「 五教 」,除了回教之外,似乎其他四大宗教總是環繞在我的身旁。 提到宗教之前,必須提到一位比各教教主還要年長的人,就是春秋時期的管仲 (725-645 BC) 老先生 — 他的〈 牧民篇 〉幾乎是被引用的源頭。 小學時,進校門口就有四個大字「 禮、義、廉、恥 」 — 春秋時期的管仲 (725-645 BC) 稱這四個字為「 四維 」,又說:「 四維不張,國乃滅亡 。」可見四維如同房屋之四柱,去其一則傾,去其二則危,去其三則覆,去其四則滅;管仲的結論是:「傾可正也,危可安也,覆可起也, 滅不可復錯也 。」簡言之,四去其三還有再起的機會,若走到「 滅 」的地步就不用談了 — 因為一切都完了。所以知悉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,是何等的重要。 翻開〈 牧民篇 〉,開宗明義即指出,「 凡有地牧民者,務在四

阿爸的話

圖片
 文郭立昌 陪內人住院,作第三次眼睛手術,夜深人靜時,躺在伸縮沙發上,耳畔突然響起 2006 年作的一首台語詩歌〈 阿爸的話 〉: 經上說:「 因為凡被神的靈引導的,都是神的兒子。你們所受的,不是奴僕的心,仍舊害怕;所受的,乃是兒子的心,因此我們呼叫:『 阿爸 ! 父 !』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『 神的兒女 』;既是兒女,便是後嗣,就是神的後嗣,和基督同作後嗣。如果我們和祂一同受苦,也必和祂一同得榮耀。」 ( 羅馬書 8:14-17) 我們聽道 / 信道 / 行道,即使遭遇到貪腐集團結合公器肆無忌憚地攻擊,扶著傷兵跪在風雨飄搖,寒冷的大度山上,祈求揀選我們的神守約施慈愛,〈 羅馬書 〉的這段經文浮現腦際,呼叫「 阿爸父 」伸出大能的手之餘,「 阿爸的話 」很自然地浮佇心肝底;從來都沒有音樂細胞的我,居然哼出了一首台語的詩歌。 以前講道 / 證道 / 作見證,或為人禱告祝福時,我總是會拿《 以賽亞書 》的「 壓傷的蘆葦,祂不折斷;將殘的燈火,祂不吹滅 。」鼓勵那些身心受傷的朋友,也會唱起:「 受傷的蘆葦,伊無遏折;欲熄的燈火,伊無拍熄。那是愛,叫我振作,伊用油抹我的頭;那是疼,疼阮一生,疼阮是伊的子女 。」這段副歌 — 因為曾經有神職人員私下告訴我說:「 整首歌有點難度,唱副歌反而感動 。」於是從善如流地照作,今天會想起整首詩歌,難道是神差派祂的使者來啟示我:「 不要怕,只要信 。」 丁公逸豪 先生的身體一向硬朗,四處奔波後疏於連絡,某次回台中看梅可望校長,在中港新航道的台發院看見他,只見其拄著拐杖,變得很虛弱;聽見我的問候之後,他很高興遇見老友之餘,也很感慨地說:「 唉,都是眼睛開刀,開壞掉;視力變差,造成生活的不便,健康情況就越來越差 。」 內人丁玲虹原本不愁吃穿,經常還有銀行經理帶人來借錢;然而,她卻謹守遵行天命,進行社會責任投資,落實她發明的新科技經濟系統 ( 簡稱 TES ) ,期望落實「 富裕台灣計畫 」。社會學家卡爾巴柏 (Karl Popper) 說:「 開放社會必有其敵人 。」他稱之為「 年輕貴族 」 — 這族群善用話術,蠱惑群眾,奪得權力而胡作非為。 玲虹自 1986 年即有個聲音在她的心底響起,告訴她:「 未來有嚴重的失業問題,妳要解決失業 ……。」她聽道、信道、行道,投注她的青春歲月於「 解決失業 」。首